2014年5月24日 星期六

首域中國增長基金4月底評論

劉國傑的首域中國增長基金今布了最新4月底的十大持股。繼3月份減持騰訊由4.9%降至4.2%,4月份比重進一步下跌至3.8%,但應該是期內股價下跌一成有關,基金應該已沒有大幅減持。另一隻科網股百度,比重輕微由4.0%升至4.1%,該股期內表現平穩。

首域中國增長基金(4月底)
  Stock name % Last position
1 ENN Energy  5.9 -
2 China Olifield Services 5.3 -
3 Baidu 4.1 4
4 Mindray Medical 4 7
5 China Mengniu Dairy 3.9 6
6 China Merchants Bank 3.9 5
7 Lenovo Group 3.8 8
8 Tencent 3.8 3
9 China Resources Gas 3.4 -
10 China Vanke 3.4 -

十大持股中,除了騰訊跌幅較大外,華燃亦受宋林下馬影響,股價大跌7%。

劉國傑中國增長基金每月基金評論:

  • 隨著投資者憂慮內地經濟放緩,MSCI 中國指數在 4 月回落,主要受資訊科技、金融和非必需消費品業下跌拖累。 
  •  騰訊(資訊科技)從昂貴的估值水平回落。向價值鏈上移的公司錄得可觀業績,包括海康威視和格力電器。 
  • 全球市場表現好淡紛呈,但在月底普遍上升,已發展市場表現優於新興國家。 
  • Anadarko Petroleum(能源)、NextEra Energy(公共事業)和可口可樂(基本消費品)等全球龍頭股表現利好,反映投資者對地緣政治風險的憂慮。 
  • 我們因估值合理而購入申洲國際和邁瑞醫療,但在Techtronic和Yum! Brands表現利好後減持其倉盤。 
  • 我們看好盈利增長前景較明朗和管理層往績已獲證明的公司。 
  • 基金的大型持倉包括新奧能源和華潤燃氣,預期這些公司的盈利相對具防守性,並由本土因素帶動。 
  • 估值偏低的股票亦擁有較少的下行風險。電訊股如中國電信的估值並不高。 
  • 長遠而言,中國將持續發展本土經濟及促進城鎮化。儘管我們仍然憂慮中國房地產業的整體融資狀況和房價前景,但華潤置地和中國萬科等公司應可受惠。 
  • 向價值鏈上移的公司可望繼續表現理想,例如醫療設備製造商邁瑞醫療和奶類產品公司中國蒙牛。 

至於香港增長基金每月基金評論:
  • MSCI 香港指數在 4 月上升。表現強勁的行業包括資訊科技、公共事業和房地產業。 
  • 投資者追捧具安全性的公共事業公司,但房地產商則未受青睞,而估值相對並不昂貴。 
  • 全球市場在 4 月好淡紛呈,但在月底普遍上升。已發展市場表現優於新興國家,反映投資者憂慮地緣政治的風險,但對美國經濟感到樂觀。 
  • 我們購入舜宇光學科技,因該公司將受惠於智能電話鏡頭的精密度提升,以及其估值處於合理水平。 
  • 全球金融市況波動及貨幣政策漸趨緊縮,導致香港房市受壓,我們繼續看好長江實業,因其財政狀況雄厚及旗下產品強勁,並擁有多元化的業務。 
  • 長遠而言,港華燃氣及長江實業等個別香港公司將持續受惠於內地需求增加及城鎮化的優勢。 
  • 我們仍然看好締造穩定現金流的公司,如華潤燃氣和領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該等公司受經濟週期的影響較少。 
  • 向價值鏈上移的公司可望繼續表現理想,例如汽車零部件製造商敏實和奶類產品公司中國蒙牛。 
+++++++++++++++++++++++++++++++++++++++++++++++++++++++
突然發覺劉國傑有不少智能電話零件生產商的股份,比較大持股的有瑞聲科技,現在又增加了舜宇光學科技。收購摩托羅拉準備大力發展智能電話市場的聯想,更加是中國增長期金內的十大持股。

回顧比亞迪融資之旅

比亞迪股份(1211)公布,配售股份集資,而假設配售股份全數配售,配售所得款項總額預計約為 42.67億港元,於扣除佣金和估計費用後,配售所得款項淨額預計約為 42.00億港元,這批股份佔約佔及發行後經擴大已發行股份總數的約4.92%。

筆者已經很久沒有跟進比亞迪這股票,印象中,是公司的負債高得驚人,老實說,是認為有資不抵債的風險,沒想到公司現在仍撐得住,股價一度由十多元,升至57元。

最後的印象是公司截止2010年底的業績。當時公司現金19.79億元人民幣,但1年內償還的負債是達110億元人民幣,而當年的資本開支達126.8億元人民幣。當時公司負債全部屬銀行貸款。

在公司的年報中找了一些資料。比亞迪在2011年有數個動作,1) 於2011年6月發行公司債券,取得10億元人民幣資金,2) 向銀行爭取融資,估計公司應該是付出了較高昂的利率代價,因為2011年的已付利息達10.55億元人民幣,較2010年全年4.05億增加2.6倍。3) 公司於年底於A股上市,集資了14.22億元人民幣。有了資金,公司將資本開支降至89.22億元人民幣,總算是捱過去了。公司的股價於2011年跌至谷底。

至2012年,公司繼續進行債務重組,年內再發行公司債30億元人民幣,並同時降低銀行貸款30.8億元人民幣。資本開支進一步降至46.1億元人民幣。2012年可謂比亞迪的困難時期,主要受手機電池業務影響,分部盈利由2010年時16.1億元人民幣,降至4.4億元人民幣,電動車業務分部盈利亦由17.4億元人民幣跌至10.6億元人民幣。

至最近2013年底,比亞迪的債務又再上升,除了再發行公司債30億元人民幣外,銀行貸款淨增加32.3億元人民幣。資本開支稍增至58.5億元人民幣。公司1年內償還銀行貸款為152億元人民幣,1年內償還公司債約10億元人民幣,合共162億元人民幣,相對45億元人民幣的現金,財政仍然困難。

今次配股集資約36億元人民幣,應該有助公司改善財務狀況。不過,筆者認為,應該投資能創造現金的公司,比亞迪雖有股神光環,然而應該不能入圍。行業的研發投入需求大,如果投入不足,不進則退,被對手超越。另外,筆者亦無足夠資料判斷比亞迪的技術在行內是非具領先優勢,甚麼時候可以到收成期。面對這股票,可能真的要說一句Pass了。



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年初至目前為止的交易

雖然仍然在五月份,但想借現在較為空閒,總結一下這五個多月的交易。當中可以看到,自己在操作上仍然有頗多的心理障礙。

一月份: 沽清了嘉里建設、金鷹,及減持龍湖及深控等內房股。月初買入了瑞聲,但月尾又沽出了。買入了惠理及永亨。

減持內房股,主要是因為股價走勢愈來愈差,所以減少持倉,在經歷了多年的投資後,自己已經愈來愈習慣這種操作。當然,這種操作方法的缺點就是會因為股價不濟時,沽出了好股,例如瑞聲就是自己在損失後沽清,但現時股價卻高於買入價的一例。不過,總體來說,我認為這方法是控制風險,拉勻來說,應該是除笨有精。

二、三月份,主要是保利文化的IPO,由於對公司的商業模式有出奇的信心,沒有在高位沽貨,以至現價較招股價下跌超過兩成。幸好有注碼控制,對投資組合的影響未至太大。

四月買入港鐵。在看過陳啓忠的文章後,及審視過港鐵的商業模式,認為公司可以在長時間維持競爭優勢,並且繼續增長。受高鐵事件影響,雖然股價未有跟隨大市上升,表現落後,但由於這類股份必需是看其長線潛力,所以會是組合內不會輕易沽出的一類。目前佔組合4%。

五月,沽清DXJ,買入Facebook。五月份,自己的投資組合有較大變化。首先,是沽清了去年買入的DXJ,這是一隻日股ETF。自己進一步確認,不應該因為宏觀經濟的看法進行投資(不管是打賭一個國家地區的經濟,還是對利率、匯率走勢有看法)。資金換馬買入了Facebook。

自從沽出騰訊後,自己在四月份開始再次買入科技股,首先是業績不錯的百度,接著就是Facebook。買入Facebook的理由很簡單,就是欣賞其商業模式,其手上有Instagram及Whatsapp,還沒有Monetize。目前佔組合6.2%

最後,佔組合最多的仍然是新奧能源(2688),佔組合30%。雖然5月份股價經歷低潮,曾經跌至48元,但盈利仍然增長下,自己沒有沽出,繼續奉行讓增長股增長下去,享受複利效應的投資理念。

2014年5月13日 星期二

轉載: 对话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寻找伟大格局观的坚定实践者

張磊的投資方法,令我想到Kobrick。可以理解,因為管理資金太大,這些超級投資者不能單靠股票波幅獲利,取而代之,是專注於企業的商業模式,並透過積極管理去投資。張磊基本上是融入了成為公司的合作伙伴,會為投資的公司出謀獻策,伴隨企業成長。

而其投資的公司,都是一些不靠資產規模去賺錢的公司,例如科技股、消費零售、醫療等(雖然他說自己是巴菲特的支持者,但巴菲特其實更偏愛傳統的公司,而非有能力打破現狀的公司)。

Kobrick 有本著作叫The Big Money,講述了其BASM model,非常適合用作思考分析增長股。

++++++++++++++++++++++++++++++++++++++++++++++++++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5年创办时用耶鲁大学投资基金办公室(Yale Endowment)提供的3000万美元,到目前的110亿美元资产管理规模,张磊带领高瓴资本(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成为亚洲地区植根于中国而着眼于全球的资产管理规模最大、业绩最优秀的基金之一,他本人也成为华人在全球投资界成功的代表。
可在张磊看来,这些只是结果,他更看重的是做事情的理念和方式。“我要做企业的超长期合伙人,这是我的信念和信仰。”因此,他一直在“寻找具有伟大格局观的坚定实践者”。
对价值观的坚持,让张磊选择将高瓴资本打造成亚洲独有的“长青基金”(Evergreen Fund)模式,是他能够说服包括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等在内的超长期LP信任他的关键,而业绩数字和投资名单上如腾讯、京东商城、大润发、蓝月亮、去哪儿等知名公司,只是坚持所获的些许回报。
但坚持并非僵化。虽然重点投资领域包括互联网与媒体、消费与零售、医疗健康、能源与先进制造业等,但张磊称高瓴的本质是一家“投资于变化”的机构,在对话中他也多次谈及“世界永恒的只有变化”。所以,他觉得很幸运能够生活在这个创新层出不穷的时代里,并有幸帮助那些敢于拥抱变化的企业家实现梦想。
这位低调的投资人,此前并未接受过任何中文媒体的深度专访。在这次与我近2个小时对话中,他却将自己的投资理念、投资哲学、投资方法和典型案例全面而扼要地进行了分享,对无法披露或正在进行的核心策略也坦率说“NO”。酣畅淋漓,却又意犹未尽。
42岁的张磊告诉我,自己是84岁巴菲特“长期持有”的坚定信念执行者,也从被称为机构投资业导师、耶鲁投资基金负责人大卫·史文森身上收益良多。可他并没有想复制谁、成为谁。
他与高瓴资本所做的和继续做的,还会是“守正用奇”。
超长期投资
超长期投资是我的信念和信仰。总结来讲,第一点是把基金做成超长期结构的基金,第二点是所投公司和投资基金的理念要完全一致。
21世纪》:高瓴一直坚持“超长期投资”理念,如何理解“超长期”?如何坚持“超长期”?
张磊:我要做企业的超长期合伙人,这是我的信念和信仰。而高瓴基金的模式在亚洲也是独有的,我们是一家长青基金。
我们认为投公司就是投人,真正的好公司是有限的,真正有格局观、有胸怀又有执行力的创业者也是有限的,不如找最好的公司长期持有,帮助企业家把最好的能力发挥出来。所以我们希望所投公司从早期、中期、晚期、上市乃至上市后一直持有。而非投一个IPO,上市卖掉,再不停地找。长青基金的特点是投PE项目不用担心退出压力,公司上市后,只要业务发展前景可期,基金会继续持有。
超长期投资对出资人(LP)的要求很高,需要对投资人(GP)非常信任。我们选择的LP都是超长线资本,像大学捐赠基金、家族基金、养老金、主权基金,这些钱都是要传子传孙的。高瓴只给这样的投资者管钱,这些人也真正理解我们的战略,大家之间有最少的隔阂。这种信任也是基于对人,哪天我不干了才要退出,只要我干下去,几十年就会永远地支持下去。而只有你的资本是长期的,才有条件花时间和精力去思考什么才是具有长期前景的生意模式,什么样的企业值得持有30年以上。
这种超长期投资人,总结来讲,第一点是把基金做成超长期结构的基金,第二点是所投公司和投资基金的理念要完全一致。
21世纪》:你的投资理念的最核心之处是什么?
张磊:我要找的是具有伟大格局观的坚定实践者。
特别少的人,特别少的公司能够有这个格局、执行力、能够把公司愿景推到那么高的高度,我们就要寻找这样的人。这个人怎么找到呢?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人海模式,到处参加各种会议,一个地方一个地方跑。我们采用的是研究型模式,就是通过研究发现哪个是最好的商业模式,然后我们再寻找跟最好商业模式契合的最好创业者,我们再一起发展。
这种研究模式让我们对事物有了深刻理解。如果理解的结果可以通过二级市场实现,我们就买入股票长期持有,如果没有这样的公司,我们就寻找私人市场,如果没有私人市场,我们就自己孵化。这个是长期做投资的人才有的能力。
我举个例子,2008年我们研究中国消费品升级,那时很多基础消费品品类都被跨国公司占领,宝洁、联合利华就占领了家用洗涤市场。我们看到这些跨国公司本质上是有历史包袱的,无法抓住中国消费升级的趋势,就找到了当时做洗手液的蓝月亮公司创始人罗秋平,鼓励他做洗衣液。我们现在是蓝月亮唯一的外部投资人。而且第一天我们投入的时候公司本身是赚钱的,但我们成功地说服他不要赚短期的钱,要勇于进入新的品类,打败跨国公司,变成中国洗衣液的第一名。于是我们投资了以后,把它从一个赚钱的公司先变成亏损的公司,但这只是短期的亏损,今天赚的钱是原来的十倍,怎么做到这一点?就是通过更深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使得我们有能力容忍短期的亏损,从而带来更大的格局。这个创业者有这个梦想,跟我们的理念完全一致,所以大家在一起才能做出一番事业。我们的投资从某种角度上讲有点像孵化器,但更像是思想的孵化器。
真正的护城河
我经常在公司内部强调我们要善于甄别“虚假的护城河”,譬如政府保护,这类的护城河随时都有可能崩溃。而长期创造最大价值的,并用最高效的方式和最低的成本创造最大价值的才是企业“护城河”的本质。
21世纪》:你提出“在关键的时点投资关键的变化”,如何定义、判断这两个“关键”?
张磊:要研究,只有研究才能让你对变化有理解。研究是基于深刻的对事物本质的研究,方法见仁见智,有的人看一两个季度,有的人看一两年,有的人看盈利,我看东西是看看五年、十年、二十年的东西。我看的不是形式,我看的是一个人本质上给社会有没有创造价值,只要你给社会创造很大的价值,早晚你会给所创的公司创造价值。
我把投资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零和游戏,一种是蛋糕做大游戏。很多人的投资是前者,比如pre-IPO这种,我个人是不相信零和游戏的。我喜欢把蛋糕做大的游戏,就是我的思想、资本不能创造价值,我是不会投资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就更需要对关键时点和关键机会的把握。什么是关键时点?就是大家都看不懂的时候。关键变化是什么呢?如果是一成不变的事情,实际上很容易被看见,这个世界永恒的只有变化。只有在变化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去跟别人有不同的观点,而且是产生非常长期的不同观点。
我关注的是创造多大价值的机会,这就是我说的深入基本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多年来一直坚持持续深入的跨时间、跨地区、跨行业、跨类别、跨线上/线下的行业研究,所以高瓴能够深刻理解这些行业的长期内在发展规律和业务逻辑,从而准确把握行业与市场的变革要素和时点。
21世纪》:你提出“把最好的生意模式带给最好的企业家”, 如何定义、判断这两个“最好”?
张磊:各种生意模式都有非常不同的变化。比如说简单的是卖产品的,但是如果提升附加值就可能变成卖一种服务,如果再抓住关键机会可能变成一个平台,使卖产品和卖服务的人都可以用这个平台。生意模式博大精深,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企业家能看清楚生意的本质是什么,他的理念和格局观就是不一样的。
21世纪》:你并没有过创业经历和管理企业的经验,你怎么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呢?
张磊:你说得对,但我有两点优势。首先,我们有幸天天跟最好的企业家打交道,而且是与他们发生剧烈变化的那段打交道,经常参与到伟大企业的创造过程中去,不管是当年的百度、腾讯、京东,还是今天的蓝月亮,去哪儿网。这个过程中你是有很大优势的,因为自己只做一家企业的话,你有可能被局限于自己的行业和自己的事业,当你天天跟各种各样的企业打交道,从消费、互联网到先进机械制造,甚至水泥,你就能够找到伟大企业的共同点。
第二,我做高瓴本身也是个创业,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也是个创业者,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习了很多,了解了文化、理念、人生的各种取舍。我也能够把自己的经验、情感与优秀企业家们分享、沟通。能否有通感,能否做到换位思考,是很重要的。我自己创业的过程,帮我更好地理解创业。
21世纪》:优秀的商业模式需要有“真正的护城河”,你是怎么发现、区分的?
张磊:这是很好的问题。可能永远没有正确答案。
我觉得“真正的护城河”是长期创造最大价值的,而且用最高效的方式和最低的成本创造最大价值。怎么创造这种价值,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时代是不一样的。在美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品牌是最大化、最快创造价值的“护城河”,而随着互联网对品牌的冲击,品牌价值的护城河又不见得是最高效的方式,有人说在网上通过意见领袖创造价值效率更高。如我刚才说的,这个世界永恒的只有变化,护城河也不可能不变,优秀的公司是当互联网大潮袭来时,能够深挖自己的“护城河”,主动拥抱互联网带来的变化。如果一家企业亘古不变,这种企业永远不值得投资。从这个角度上讲,政府保护类型的“护城河”是非常脆弱的,这类护城河随时都有可能崩溃。我最看重的“护城河”是有伟大格局观的坚定实践者去挖造的护城河,这些人能不断地根据变化作出反应。那些赚快钱的人逐渐会发现他的路越走越窄,坚持做长期事的人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最大的风控是选人
这样的风控是个自我选择的过程,目光长远、想做大事且有大局观的企业家跟我们本身就很容易契合,而着重小利、玩零和游戏的人跟我们也不太适合。
21世纪》:你们的风险控制的手段、流程和主要关注点是什么?
张磊:财务上的风控都会做,这是基本的。但我们最重要的关注点是选到最合适的企业家。这个人能不能既有格局观,又有执行力,还有很深的对变化的敏感,以及对事物本质的理解,我觉得这种人很难找,大部分人都是在某一时期对某一方面会很好,但是有的人能够通过和外面的交流把自己提升。
比如去哪儿网的创始人庄辰超和蓝月亮的创始人罗秋平,一个代表互联网,一个代表消费品。庄辰超,虽然年轻但多次参与到创业的过程,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对事物的洞察力,他能够在关键的时期把控股权卖给百度,说明他有很大的格局观,他的人生梦想是做成中国最大的旅游搜索平台。罗秋平本来可以过非常安逸的生活,不用冒这么大的风险,但他的人生梦想就是成为中国日化的第一名,打败跨国公司,变化给了他这个机会,他也抓住了关键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他愿意放弃小富即安的一年一两亿利润的公司,不惜在前一两年把公司做亏损,为了未来开辟一个新天地,这是很强的格局观。
这样的风控理念反而是个自我选择的过程,目光长远、想做大事且有大局观的企业家跟我们本身就很容易契合,而着重小利、玩零和游戏的人跟我们也不太适合,走不到一起,对我们来讲反而省了很多功夫。
当然,有的企业家可能在某个领域内受不同的人影响,突然到了某个时间点不会把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作为目标,有的人想去赚快钱了,有的人选择了更安逸的生活,我觉得这都可以理解。这个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大家互相很坦诚,你要有这种变化,就很坦诚地告诉我。好在到现在我还没有遇到这种事情。
21世纪》:投资了最好的企业家,又如何与他们形成良性、长期的伙伴关系?
张磊:我觉得这个时候就要摆正投资者的位置。我们这些年做得最好,就是永远摆正自己是投资人的位置,跟公司的创始人保持非常灵活的合作,这也令我们相对比较超脱,避免在公司运营上介入太深,同时我们通过深入研究形成的战略格局观点还可以帮助企业。
三个哲学观
“守正用奇”语出老子《道德经》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弱水三千,但取一瓢”引申自《论语》,是说看准了好的公司或业务模式就要下重注;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史记》,是说只要做正确的事情,不用去到处宣传,好的企业家会找到我们。
21世纪》:你的投资哲学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抑或是一种结合?
张磊:我们整个公司虽然看起来像西方企业的做事方式,但我真正的投资哲学是源于中国的。
我有三个哲学观,也是在公司里反复强调并实践的。分别是:“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守正用奇”语出老子《道德经》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弱水三千,但取一瓢”引申自《论语》,是说看准了好的公司或业务模式就要下重注。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史记》,是说只要做正确的事情,不用去到处宣传,好的企业家会找到我们。
21世纪》:从高中读《资本论》的少年,到考入人大,再到耶鲁求学。你个人性格、思维模式、行事方式中的变与不变是什么?
张磊:我对自己相信的东西的天真的追求始终不变,我相信的东西都会一直追求下去,甚至这个过程会显得非常地天真。
我变得更多的是能够更加理解这个世界与社会的复杂与多样性,更加宽容了。更加宽容以后,使人更容易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谅解别人,考虑别人的问题。
21世纪》:你最尊敬、认同的投资人是谁?大卫·史文森先生对你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张磊:我肯定是巴菲特的坚定信念执行者。我们更认可的是长期持有,很多人只是简单的价值投资者。巴菲特早期投资是捡便宜的思路,后来才变成了长期持有的思路,所以我更认可、学习巴菲特的中后期投资。从大卫·史文森身上,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学习到他对自己的信念像宗教一般地信仰,他可以去华尔街赚很多钱,但他都不去赚,就为了坚持自己的信念。
21世纪》:他是你未来成长的目标和榜样吗?
张磊:每个人最后都要做自己,我从每个人身上都能学到很多东西。
21世纪》:你觉得成功的投资人需要有哪些特质?
张磊:我在2005年创建公司的时候,我对我想招的员工的特质说了三个词,就是好奇、独立与诚实。对想干大事的,想有更高成就的人,除了这三点以外还要有一个很宽容,很能够欣赏别人,还要有很强的想象力。你能释放自己的想象力,第三个是很好的身体。
21世纪》:你在创业高瓴过程中的最深感触是什么?你本人的领导风格是怎样的?
张磊:创业中感触最深的是对价值观的坚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领导风格有点儿无为而治吧。我只要信任你,就会给你足够的空间去发挥与发展。(编辑张勇)

2014年5月11日 星期日

股票投資的80/20法則

幾年前去了一家基金公司見工,談話內容大多忘記,但有一句說話非常深刻。當時面試那個研究主管說「在港交所上市的股票有五千多家,但真正值得投資的,應該只有100多家吧。」他說這一句的目的,是想說明Research不用覆蓋太多股票? 基金不應持有太多股票? 還是香港有太多爛股票,現在已經不記得了,但每次想到這句話,都提醒了我,買股票應該要買最好的,很多投資點子、股票,最後都只是會令人損手爛腳。股市如戰場,當你買股票時,要想一想賣股票給你的人,為何會在你認為值得買時,將股票賣給你。

開場白說完,其實是聽完英哥節目有感而發,他說到80/20法則,簡單總結一句,就是現在資訊成本低廉之後, 消費者的消費口味將愈來愈集中,Winner take all 及Mass Market 愈來愈明顯。

記得唸書時,教授曾比較農業社會及工業社會,其中一個不同點是消費者依靠「專家系統」來作出購物判斷。例如,你是按醫生(專家)建議買藥,「以前」按食評家(專家)建議找餐廳(一仔以前有本很出名的飲食男女年代)。在由流動通訊普及引發的二次工業革命下,現在的「專家」就是朋友、或者是Facebook有多少個「Like」。

所以,能夠在市場中成為贏家的公司將會愈來愈少,靠Niche market 的公司經營將會有愈來愈困難。所以,贏家的股票,極有可能更加集中,80/20法則很可能成為90/10法則,正如開場白所說,港股中,值得買的股票將會愈來愈少。

很多產品將會變得商品化,我自己的選股策略,可能是集中在提供實體經驗的股票,而減少純粹賣產品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