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9日 星期日

恒生指數真的便宜?

恒生指數變動明天生效,又多一隻消費股蒙牛(2319)將於明天加入成為恒生指數成份股,據恒指服務公司的公布,假設成份股變動於2014年2月10日生效,蒙牛將佔恒指0.73%。(http://www.hsi.com.hk/HSI-Net/static/revamp/contents/zh_hk/news/pressRelease/20140212c.pdf)

變動後,首七隻股份佔恒指達50.73%,其中內銀股便佔去15.18%,加上中移動合共達22.18%。

變動前 變動後**
5 匯豐控股 15.23 15 金融
700 騰訊控股 8.61 8.59 工商業
941 中國移動 6.42 6.39 工商業
939 建設銀行(H) 6.31 6.28 金融
1299 友邦保險 6.21 6.19 金融
1398 工商銀行(H) 4.66 4.64 金融
3988 中國銀行(H) 3.66 3.64 金融

跟據恒指服務公司提供的指數市盈率,上周五(7/3)恒指PE為10.82倍,仍較過去的平均數低25%。

HSI Weighted-average PE ratio












紅色為平均值為14.4倍(自1973年10月開始)

單比較目前市盈率與過去平均值比較,很容易得出估值便宜的結論。所以,如果想唱好股市,拿出此圖最為簡單直接。

但只要細看指數成份股便可以得知恒指只是表面便宜。股價/指數能否上升,最終要看公司的盈利能否增長,上述七大股份,盈利穩步增長的只有騰訊及友邦,合共只有14.78%。盈利缺乏增長的匯控、中移動及三大內銀股便佔去恒指35.95%。由於市場預期內銀股的撥備高峰期將至,換句話說,實際的盈利會較現時低,恒指實際的市盈率應該已經相當貼近過去的平均值。

除了盈利水份,高估值必需要盈利增長支持,在體積龐大並失去增長動力中移動,及已經透支的能源股拖累下,難以寄望恒指再有如06-07年的盈利增長。

自己雖然認為指數化投資(ETF)有可取之處,但絕對不忍心(亦不甘心)因為指數化投資的優點,而投資於沒有增長的企業之中。投資,最根本還是應該選擇優質、持續增長的企業,這樣才能享有長期投資的複利效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