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3日 星期六

投資組合應加入創新企業

自己今年在投資上最大的突破是投入於社交媒體股Facebook等新經濟股票。回想從前,自己是巴菲特、東尼式的信奉舊經濟股票。並曾經為自己「買齊一套」內銀股組合而自豪(有齊中行、建行、招行及交行)。幸而不斷學習,逃出魔障,過去幾年內銀陷入泥沼,大市「輕已過萬重山」重上六年高位,自己已經一股內銀行都冇,聽到如「中行好抵,有成7厘息」等言論,已經學會買股票唔係單睇估值。

要優化自己的投資系統就需要不斷學習,才能擴濶視野,看見別人看不見。最近看了一本<致富非做不可的2件事>(英文名字:Get Rich, Stay Rich, Pass It On),而該書主要是講超級富豪的資產分佈,但居然對自己的投資組合有所啟發。

附圖是書中作者對美國的超級富豪的資產分佈的統計:























先談超級富豪投資組合的特徵:
1: 高流動性資產佔比重:
有市價的資產(Marketable Assets)佔其總資產的41%,而當中有22%為股票、22%為Managed Account,其餘有Bond、Alternative investment等。這顯示超級富豪有相當大的資產是具有流動性。
2: 高比例的私人企業:
富豪多數是自己創業起家,不少是擁有一、兩間上市公司,例如誠哥擁有的長實、和黃股票。但其實私人企業佔資產配置比亦非常大,這類公司就是本篇文章想說的重點---投資「新創企業」。
3. 物業投資:
自住物業加上投資物業佔24%,其中,擁有能產生收入的物業(自住物業以外)亦是該書的重點。

超級富豪的財務目標,已經不只是財富增值。與中產及窮人不同,富豪更注重資產保值及傳承。所以,書中提出兩點,1) 擁有能產生收入的物業(Own income-producing real estate - in addition to your primary residence),因為物業可以保值及不斷產生收入。這一點相信很多人都能理解及同意,所以我就不談太多。反而第二點值得多談。

書中第二個建議是參與創新企業(不論是自己創業及投資)。台灣書的翻譯較差,剛開始以為是不斷創業,但英文原文是「Practice what we call continually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 being involved in or investing and reinvesting in a company, product, or service that represents a whole new way to make money」

我故意Highlight 了"innovative"及"new",即是重點不是創業,而是"創新"。富豪致富,本身有其老本行,但老行隨著時間的推進及科技創新會步向式微,例如美國的卡內基是鋼鐵大王,並曾經是美國首富,香港從前的三大造船企業,都已經退下來。不要忘記,富豪的財務目的是保值及傳承,如果只做本業,一來後人未必有本事,二來本業式微會是最主要的風險。

相反,將錢投資"創新"服務、產品的公司,表面上是燒錢,但十間中有一間跑出,就可以解決本業式微的風險,借力於他人,就可以解決後人能力不足的問題。

又以華人富豪李嘉誠先生為例,其公司投資大量能產生現金流的資產,例如發電廠、港口、公用事業及地產,這些資產符合第一原則: 能不斷產生收入而且資產不太受通脹影響。但很多人沒有留意,李嘉誠先生亦投資了很多創新企業,例如Facebook、阿里巴巴。

富人之所以會富有是其想法和窮人不一樣,很多人恐懼創新企業,認為好「虛」,陣亡率亦很高,但富豪卻是不斷將錢投入創新,冒險才會有回報,在投資上,富豪比窮人更進取。

套用在股票投資上,有些人的組合穩陣行先,「內銀高息而且中央支持唔會執笠既」,「梗係買國企股啦,有咩都有阿爺睇住」,卻不知道,有阿爺「照」即是不會有創意、不會有競爭力。套用該書思維,投資組合應該要 1) 加入創新企業,例如Facebook、Tesla。這裡所說的並不是指組合不應追求穩定,但放10-20%於這類別,不是壞事。2) 沒有物業的投資者,可以加入物業類股票,例如領匯等代替 (收租為先並非物業發展類)。

3) 中國的情況的話,就是集中火力民企股。自己這幾年愈來愈信奉市場力量。民企股質素參差,但可以透過細心挑選、做足功課及分散投資來解決。過去幾年,表現最好的股票皆出於民企,騰計、恒安及新奧。民企有獎勵機制,才有動力創新,攻城略地。不少人埋怨過去幾年買股票只能浮浮沉沉,不如買樓。但其實問題不在股票,在於自己選股思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