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7日 星期六

雜談最近的一些投資想法(更新)

3月、4月組合的表現充份顯示組合冒險不足,大幅落後於大市。由於認為往後發展不應太過悲觀,所以了解到這個弱點後就要有所改善,股市下跌便提供了機會。

增持股票
才過了4個交易日,恒指已經跌了4.54%,組合反而增加了長倉,並且在選股上買入Beta較高的Priceline及將奇虎換馬至Anheuser-Buach。目前仍在思考新興市場有那些股票值得吸納。

組合的選股上,仍然維持我對世界的看法「科技進步,世界愈來愈產能過剩,大部份公司及產品都會商品化,所以必須要買具競爭優勢的公司(巴菲特所講的經濟護城河)」,而我自己則集中在1) 與人類體驗相關,及2)資產型這兩類股份。

宏觀上,我對中國及新興市場並非太悲觀。人民幣已經穩定下來,雖然兌美元並未有回落,但因為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包括歐元及日圓下跌(巴西及俄國貨幣兌美元YTD更升了10%),中國的出口應有所改善。油價亦隨美元下跌而回穩。如果人民幣進一步穩定下來,中國什至有機會減息及推出深港通。

當然,這並不代表大牛市將至,事實上我並不相信會再有一個雞犬皆升的大升市。但我認為,具競爭優勢而且管理層優越的公司,會繼續為股東創造價值,而價值又會帶動價格。對我來說,這樣懶洋洋的投資方法,比每天與市場鬥智,期望市場錯價的零和遊戲更適合我。

加息
原本以為美國加息(或稱利率正常化)可以慢慢修正現時扭曲的資產回報。這個看法暫時是錯誤的,不論優質國債還是企債都未有調整下來。超低息令資金湧向沒有回報的項目,保存了沒有競爭力的殭屍企業,惡化了產能過剩的問題。

Long 波動性
市場半生不死,如上面所說不能大升,亦不似大跌。是故,投資者使用衍生工具明顯增加,除了市場多了期權書籍,多了財演談使用期權,還可見牛熊證數量增加。由於沒有波幅,所以要借助衍生工具的槓桿作用爭取回報。搵機會買些遠期期權(不論對沖還是代替正股)可能比收期權金明智。

談期權股
組合中持有一類股份,它們可能暫時沒有盈利而且可能仍在大量投資階段,不是一勝便是九敗,我稱為期權股。當中包括Tesla, 京東, Under Armour。投資方式是放埋一邊唔理作超長線投資,一係得唔係就忽得。最近重新審視一下,發覺全部帳面輸錢。「救倉」策略(Short option, Long Call 或Long Call spread以降平均成本)可能要配合這類期權股使用。

2 則留言:

  1. 基本上, 大升市是沒有可能, 但大跌市卻也不見得有機會.

    回覆刪除
    回覆
    1. 買賣都沒有獲利空間,難怪資金都湧向穩定回報的資產,又係益晒債券同REIT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