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攻>
談的是「全」和「破」的概念。孫子認為最好的作戰方針是盡可能不對敵人造成傷害,就是「全」。其次的策略是無視利益減少,堅持求勝,對敵人造成傷害,是為「破」。而且孫子認為上至「國」「軍」,下至「卒」「伍」,能「全」的都「全」,不要因小而「破」之。
孫子在這篇強調的,正是勝利是要付出代價的,謀攻之法,就是希望兵不頓而利可全,以「全」爭於天下。不計代價的勝利,非孫子所贊同。
<火攻>
「火攻」是不得而為,很有趣,這是我從一本日本人講孫子兵法的書中看到的。如上所言,孫子主張「全勝」,對敵人造成傷害的「破」是其次的手段。「火攻」不論是火人,火積,火輜,火庫,火隊,皆會造成傷害,戰勝後獲得的利益也會減少。所以孫子將<火攻>放到最後,只在<用間>篇之前。
在<火攻>篇最後孫子再一次重申不應妄開戰端,不可「怒而興師」「慍而致戰」。曹操注「不得已而用兵」「不以己之喜怒用兵也」,都是回應<計篇>及<謀攻篇>。
<用間>
孫子將<用間>放到最後,不是不重要,而是和第一篇<計篇>呼應,計之「五事」,要知彼,就要用間。孫子認為,戰爭勞民傷財耗時,如此耗費,但如果捨不得在間諜工作上花費,是「不仁之至也」,所以要厚待間諜。
另一個要用間的原因,是出於務實。成功,在於先知。但先知不是取於鬼神、不是類比推斷經驗猜度,而必取於人。
噢, 散戶兄近期好認真研究孫子呢. 我冇好認真睇過成套孫子.
回覆刪除哈哈最近突然有鋪睇古書癮,睇完又想寫下心得,所以先有此文
刪除劉備其實都幾掂,手下人才濟濟,但在關羽被殺討伐東吳時,整場戰役完全係「怒而興師」,私人恩怨在心中義憤填膺,結果導致元氣大傷的「夷陵之戰」。
回覆刪除看開散戶兄長久已來的分析,分析力不在軍師龐统、法正之下。你同雲地兄既分析文章都令我相當拜服。
回覆刪除不敢不敢,我這只是書生之言,未敢與龐、法二人同論也,還望賜正。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