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學畢業開始,自己便斷斷續續看過不少有關時間管理及生產力的書,不過最深得我心的,卻是早一兩年讀的<最有生產力的一年>。
這本書,最有價值的地方是他是「生產力」及「時間管理」的大雜燴。由GTD(Getting things done)的待辦事項管理,專注力研究、如何用咖啡因及冥想都有提及。作者親身嘗試坊間不同的建議,去測試對生產力是否真的有影響。他這一本書,將我過去所看的相關書籍、概念串連起來。
另一本最近讀到的<一流工作者都在用的待辦清單>也很不錯。這本書最可貴的地方是說明好的待辦清單系統應該要有什麼原素,也指出了有名的GTD有什麼缺點(GTD我一直使用也感到他提到的問題),最近我也根據這本書修改一下我的清單系統。
如果是追求效率及生產力,<最有生產力的一年>及<一流工作者都在用的待辦清單>不少建議都很值得參考。不過,對於東方人可能使用上會有點不舒服。生產力高,很好,但如果一味追求生產力,時間都用來填滿待辦事項,這又是否我們想過的人生。兩本書也有強調做「要事」但我認為着墨不多,最重要還是因為要事的性價比高。
我認為,工作上,我們追求的是生產力,但生活上則應該是「斷捨離」。
「斷捨離」最主要是用在物品的管理上,以自己為中心,不是當下需要的就捨棄。斷捨離是「空間」上的「留白」,那麼我們有沒有為我們的「時間」留白呢,這是我從另一本書<不做: 讓人生更豐富的減法思考>讀到。色彩繽紛讓人目不暇給,但看多了也會疲累,為時間留白就是時間的斷捨離,故意不安排事情,不計較生產力。
每日都感到自己很忙,其實可能只是忙於滿足社會的期望。現代的教育及社會其實有一個特點,就是將人打造成一式一樣,有差不多的目標或渴望。因為社會經濟需要競爭去推動,如果人人的目標不同就沒有競爭。例如,香港人的目標來來去去就是買樓、結婚、旅行、財自,大家都追求相同的事物就形成競爭、需求。捨棄一些事情,不做一些事情,也可以是種生產力。
2019年10月3日 星期四
2019年10月1日 星期二
2019年9月- 大失所望
組合回報
手上的CME Bitcoin 期貨在7月下跌19.5%後,8月再跌5.1%,9月又再大跌17.1%。投資組合受重挫,YTD回報回落至+20.9%(按每單位NAV計算),大失所望。恒指YTD+0.95%,納指+20.56%,HYG +7.48%。9月份組合-5.95%,恒指+1.43%,納指+0.46%。
組合回顧
整個9月Bitcoin一直都在10,000美元以上水平,組合在9月剩下一周前進行過一次買賣,心想只剩一周,應該不會有大變動吧,讓合約到期結算就好,結果是一周內就跌至8000美元,一個原本有超卓回報的Position,突然就變得平庸。
不過,這就是市場的偶然性,作為一位投資者,一定要接受價格以至人生都不會一帆風順,或者是分析錯誤,又或者是運氣不佳,最重要是價格不利的偶然性發生時,會否令你被抬出場永遠不能返回市場。所以我非常注重注碼控制、liquidity及Tail-risk。
9月跌幅最多是Uber (-6.4%),Grubhub (-5.3%)及Spotify (-15.5%),8月份最差也是這三隻。而表現好的股票有HDFC Bank(+5.8%),雷蛇(+5.6%)及美團(+7.7%)。
展望
一個月真的過得很快,想寫一些看法,結果到9月結都未寫,唯有邊寫9月做了那一些買賣,邊說我的看法。
首先我沽出了估值太高的頤海國際及海天味業。如果有追蹤我這個Blog,都會覺得我不介意買入及持有表面估值高的股票,特別是物以稀為貴的公司,表面的估值一定是高。頤海國際及海天味業都是我喜歡的類型,不像手機、汽車等,不會有外國公司進入這個市場。沒有太大理據,只是感覺到有點Over-crowded。
之後我沽空了瑞士的Nestle,同樣因為感覺Over-crowded,加上認為國債利率可能已經見了今年的底,不應再賭其向下,所以沽空之前受惠利率向下預期的股票。
買入了奢侈品銷售平台Farfetch及手術機器人公司Intuitive Surgical。坦白說,今年買入的互聯網公司全敗(Spotify, Uber, ServiceNow, Salesforce, Grubhub),可以再投入注碼的空間已經很少了,所以也用了比平日少的注碼去買。
港股方面則買入明年3月的恒指Call。不是我特別看好港股,只是自己手頭現金充裕,如果大市真的大跌,恒指Call變廢紙也沒所謂,因為現金可以掃平貨,當為自己現金多買個保險,況且半年時間,誰知道貿易戰及反送中等不利因素會不會有好的發展呢? 這是一個槓鈴的組合結構(Barbell strategy)
組合也買入了LB 2035年及MAT 2023年到期的債,有別於過去幾年自己傾向短期到期的債,目前開始買入愈來愈多年期長的企債。一來是資金多了,可以佈置更多不同年期的債券,二就是短息率實在太低,需要Take點Term premium爭取回報。
十大長倉股票
比重
領展 3.8%
ServiceNow 2.3%
Mastercard 2.2%
Intuitive Surgical 2.2%
HDFC Bank 2.0%
港鐵 2.0%
Nvidia 1.9%
Visa 1.9%
Hermes 1.4%
美團點評 1.4%
五大債券持倉
比重
BAC 5 7/8 PERP 7.4%
S 7 08/15/20 7.1%
PEMEX 3.5 1/30/23 6.9%
S 6 11/15/22 5.8%
F 4.1 08/20/25 5.4%
組合參考數據
手上的CME Bitcoin 期貨在7月下跌19.5%後,8月再跌5.1%,9月又再大跌17.1%。投資組合受重挫,YTD回報回落至+20.9%(按每單位NAV計算),大失所望。恒指YTD+0.95%,納指+20.56%,HYG +7.48%。9月份組合-5.95%,恒指+1.43%,納指+0.46%。
組合回顧
整個9月Bitcoin一直都在10,000美元以上水平,組合在9月剩下一周前進行過一次買賣,心想只剩一周,應該不會有大變動吧,讓合約到期結算就好,結果是一周內就跌至8000美元,一個原本有超卓回報的Position,突然就變得平庸。
不過,這就是市場的偶然性,作為一位投資者,一定要接受價格以至人生都不會一帆風順,或者是分析錯誤,又或者是運氣不佳,最重要是價格不利的偶然性發生時,會否令你被抬出場永遠不能返回市場。所以我非常注重注碼控制、liquidity及Tail-risk。
9月跌幅最多是Uber (-6.4%),Grubhub (-5.3%)及Spotify (-15.5%),8月份最差也是這三隻。而表現好的股票有HDFC Bank(+5.8%),雷蛇(+5.6%)及美團(+7.7%)。
展望
一個月真的過得很快,想寫一些看法,結果到9月結都未寫,唯有邊寫9月做了那一些買賣,邊說我的看法。
首先我沽出了估值太高的頤海國際及海天味業。如果有追蹤我這個Blog,都會覺得我不介意買入及持有表面估值高的股票,特別是物以稀為貴的公司,表面的估值一定是高。頤海國際及海天味業都是我喜歡的類型,不像手機、汽車等,不會有外國公司進入這個市場。沒有太大理據,只是感覺到有點Over-crowded。
之後我沽空了瑞士的Nestle,同樣因為感覺Over-crowded,加上認為國債利率可能已經見了今年的底,不應再賭其向下,所以沽空之前受惠利率向下預期的股票。
買入了奢侈品銷售平台Farfetch及手術機器人公司Intuitive Surgical。坦白說,今年買入的互聯網公司全敗(Spotify, Uber, ServiceNow, Salesforce, Grubhub),可以再投入注碼的空間已經很少了,所以也用了比平日少的注碼去買。
港股方面則買入明年3月的恒指Call。不是我特別看好港股,只是自己手頭現金充裕,如果大市真的大跌,恒指Call變廢紙也沒所謂,因為現金可以掃平貨,當為自己現金多買個保險,況且半年時間,誰知道貿易戰及反送中等不利因素會不會有好的發展呢? 這是一個槓鈴的組合結構(Barbell strategy)
組合也買入了LB 2035年及MAT 2023年到期的債,有別於過去幾年自己傾向短期到期的債,目前開始買入愈來愈多年期長的企債。一來是資金多了,可以佈置更多不同年期的債券,二就是短息率實在太低,需要Take點Term premium爭取回報。
十大長倉股票
比重
領展 3.8%
ServiceNow 2.3%
Mastercard 2.2%
Intuitive Surgical 2.2%
HDFC Bank 2.0%
港鐵 2.0%
Nvidia 1.9%
Visa 1.9%
Hermes 1.4%
美團點評 1.4%
五大債券持倉
比重
BAC 5 7/8 PERP 7.4%
S 7 08/15/20 7.1%
PEMEX 3.5 1/30/23 6.9%
S 6 11/15/22 5.8%
F 4.1 08/20/25 5.4%
組合參考數據
股票長倉 34.1%
股票短倉 -7.9%
債券 81.0%
債券 81.0%
主要貨幣Exposure
歐元 1.4%
日圓 -16.4%
英鎊 0.5%
人民幣 3.1%
歐元 1.4%
日圓 -16.4%
英鎊 0.5%
人民幣 3.1%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