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組合的回報率+40.2%,同期恒生指數+36.0%,惠理基金+43.1%,連續第三年跑贏恒生指數唯未能繼續跑贏惠理基金。過去3年平均年回報21.3%,5年平均年回報則為13.7%,算是滿意,希望未來的平均年回報可以繼續在10%之上。
2017年底組合首十大持股(Equity Base計): 比重 回報
騰訊 11.3% (+114.0%)*
Nvidia 10.1% (+81.3%)*
Facebook 9.2% (+53.4%)*
Amazon 7.6% (+56.0%)*
港鐵 6.5% (+27.2%)*
海康威視 3.9% (+7.9%)
Moncler 3.9% (+11.4%)
Goldman Sach 3.9% (+6.4%)*
Hermes 3.5% (+14.4%)*
Alibaba 3.4% (+75.9%)
合共63.4%
*持有超過一年,數字為2017年全年回報
回顧10大持股,Alphabet (Google母公司)、Priceline及Tesla已經沽出。
去年宏觀交易不易回顧去年底的展望,完全是超錯,美國稅改要到年底能成事,利率雖升但並不劇烈,美元更加是不跌反升,香港樓市則再創新高。Stanley Druckenmiller 早幾個星期接受CNBC訪問,就坦言他2017年在如些多的機會之下是表現最差的一年,令他想起他不願記起的1997年。要不是股票回報亮麗,單就宏觀交易而言,2017年會是其操作生涯第一個下跌的年份 (If it was up to macro, I'd have my first down year but stocks have bailed me out)
雖然自己去年的預測錯誤,但投資回報卻很好,主要由於靈活應變,去年年初便加入Alibaba等股票,而且自己挑選的股票表現不錯,組合整體結構上很受惠上年的趨勢。
2017年底組合資產配置股票Net exposure 81.5%, 其中短倉(4.0%)
長倉持股數量: 21
債券 122.7%
主要Currency exposure
歐元16.0%
英鎊6.1%
人民幣13.7%
去年投資組合加入槓桿買入債券,初期買入3年內到期的債券為主,後來進入第四季修改策略,買入年期稍長(6-7年)而具備少許升值潛力的債券,例如VRX, AMC等便為組合提供了不錯的資本增值回報。而由於選擇的債券風險上升,預計債券佔組合的比重會下降以注碼控制風險。
預計未來兩個月沽出深圳物業後的資金將會投入組合內,這是組合今年最大的挑戰,大量資金碰上已經大升的各類資產,如何配置、選股、入市要謹慎考慮。初步的想法是,1) 更多應用遠期期權,在入市時已控制潛在損失,2) 加入一些估值較低的股票及沽空以分散投資,3) 維持一定比例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