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老闆打牙骹,金州勇士1比3落後雷霆,我打賭勇士最終反敗為勝贏4:3 (原全沒有理據只是有斷估無痛苦)。其實自己非勇士Fans, 只是手中持有Under Armour, 有利益關係(笑)。
5月份投資組合表現不錯, 單月升2.04%。策略上是正確的,3月、4月表現不足,有感組合Risk exposure不足,在大市下跌之際反而入市增加Beta,Priceline, Anheuser-Buach等合共貢獻了0.5%回報。
美的突然「送禮」,Kuka 5月升23.2%。Pandora 第一季業績好過預期升14.4%。連續破頂的還有騰訊(700.HK)及Amazon,分別升8.8%及9.6%。愛股Facebook 只升1%。
下跌的股份是我稱為期權股的股票,Tesla 跌7.3%,Under Armour跌14%。
經過5月,YTD回報總算重回正數,升1.23%,跑贏恒生指數 -4.82%及惠理價值基金 -12.4%的YTD回報。
然而,有感優質股估值愈來愈高,如果有新資金入市,愈來愈難選擇入市目標,正考驗投資者選股及風險控制的能力。
2016年5月31日 星期二
2016年5月23日 星期一
笑談 iBond
一年一度的 iBond又到,仿間仍然有好多似是而非的分析,拿 iBond與其他收息工具例如人民幣定存、高息股等比較。iBond必賺源於息率高於折現率,但以Par Value 發行,所以存在錯價,而iBond只宜在上市當日沽出,除非看通縮,否則不應長渣(通脹掛勾,即持有至到期Real return 係零)。
今年 iBond 記者會發生了一個搞笑的場面。金管局助理總裁(金融基建)李建英重覆多年的說法,表示發行 iBond是希望活化本地的零售債券市場,但當場被記者反問,每人中得一兩手,點活化市場? 頓時語塞,只表示未有加大規模,是希望預留空間予其他種類債券發展。
香港的債券市場一直落後,我這種投資散戶,未聞朋友投資債券(當然除了 iBond ),對於我買美國國債、德銀債還感到驚訝,「點買架?」。香港自負國際金融市場,即使大陸,零售投資者已可買多款債券、內銀優先股、永續債。但在香港,債券就變成只有私銀級的投資者才能接觸的奢侈品。
三年到期的 iBond,代表流通規模只有300億(三隻未到期加埋),港股現時頹極日均成交都500億。年期短,代表價格沒有波幅,如何吸引投資者/投機者? 作為資產配置者,我就寧選美國長債,似乎比iBond 更有效對沖股票風險。
我明白, iBond 有助市民紓緩通脹之苦的意義,但又回到老問題,一兩萬其實又幫到幾多。都發行了六年,是否應該檢討一下規模及年期。
今年 iBond 記者會發生了一個搞笑的場面。金管局助理總裁(金融基建)李建英重覆多年的說法,表示發行 iBond是希望活化本地的零售債券市場,但當場被記者反問,每人中得一兩手,點活化市場? 頓時語塞,只表示未有加大規模,是希望預留空間予其他種類債券發展。
香港的債券市場一直落後,我這種投資散戶,未聞朋友投資債券(當然除了 iBond ),對於我買美國國債、德銀債還感到驚訝,「點買架?」。香港自負國際金融市場,即使大陸,零售投資者已可買多款債券、內銀優先股、永續債。但在香港,債券就變成只有私銀級的投資者才能接觸的奢侈品。
三年到期的 iBond,代表流通規模只有300億(三隻未到期加埋),港股現時頹極日均成交都500億。年期短,代表價格沒有波幅,如何吸引投資者/投機者? 作為資產配置者,我就寧選美國長債,似乎比iBond 更有效對沖股票風險。
我明白, iBond 有助市民紓緩通脹之苦的意義,但又回到老問題,一兩萬其實又幫到幾多。都發行了六年,是否應該檢討一下規模及年期。
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
美的的禮物
美的電器昨日在歐洲開市時段公布,尋求以每股115歐元增持德國機械臂公司Kuka,作價較前一日收市價高近三成,令Kuka股價昨日最高升至近114歐元,收市104歐元。
之前在Stockfeel看到一個評論幾間環球機械工業的文章,寫得不錯,大家可以參考。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你知道幾個?。
美的收購,顯示出擁有優質技術的外國企業,對於資金泛濫的中資企業來說具有相當價值。德國具極高工藝技術的中小企頗多,有機會成為收購目標。買好公司就是有這樣一個好處: 價值成長,而且有機會獲得賞識而獲收購,隨時有意外驚喜。
騰訊公布季度業績,勝預期。廣告收入按年升73%,但按季跌18%,應該是受中國宏觀經濟影響。馬化騰提到,最近洽談廣告需時較長,而且廣告規模亦相對較小,感覺廣告商收緊預算。發展移動廣告的資源非常昂貴,例如要分析用戶喜好分類、了解地理訊息位置等,「正在完善之中,否則對平台可能造成很大傷害,這個不能操之過急。」
騰訊近年的高估值主要是靠廣告業務所支撐,市場期望廣告收入佔比增加,公司的特質可以由遊戲過渡到社交媒體的商業模式(如Facebook),這樣資本回報率(RoIC)更高,自由現金流更強。
投資這類公司要放長遠一點的眼光,發展方向未變,Business model未受挑戰,就繼續持有。我也不希望騰訊操之過急,先搞好平台再慢慢Monetize。
之前在Stockfeel看到一個評論幾間環球機械工業的文章,寫得不錯,大家可以參考。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你知道幾個?。
美的收購,顯示出擁有優質技術的外國企業,對於資金泛濫的中資企業來說具有相當價值。德國具極高工藝技術的中小企頗多,有機會成為收購目標。買好公司就是有這樣一個好處: 價值成長,而且有機會獲得賞識而獲收購,隨時有意外驚喜。
騰訊公布季度業績,勝預期。廣告收入按年升73%,但按季跌18%,應該是受中國宏觀經濟影響。馬化騰提到,最近洽談廣告需時較長,而且廣告規模亦相對較小,感覺廣告商收緊預算。發展移動廣告的資源非常昂貴,例如要分析用戶喜好分類、了解地理訊息位置等,「正在完善之中,否則對平台可能造成很大傷害,這個不能操之過急。」
騰訊近年的高估值主要是靠廣告業務所支撐,市場期望廣告收入佔比增加,公司的特質可以由遊戲過渡到社交媒體的商業模式(如Facebook),這樣資本回報率(RoIC)更高,自由現金流更強。
投資這類公司要放長遠一點的眼光,發展方向未變,Business model未受挑戰,就繼續持有。我也不希望騰訊操之過急,先搞好平台再慢慢Monetize。
2016年5月12日 星期四
邏輯正確,不代表賺錢
蘋果(Apple)昨晚一度跌穿90美元,為22個月以來低。去年10月,老散我曾經沽空蘋果,當時理由是「手機增長似乎已見頂,即使強如蘋果,覺得價格都是有壓力。就以沽空蘋果對沖手上的科技股吧。」。結果美股3月反彈,連帶蘋果也被挾高至110美元,老散我只能微利離場。
這令我回想起<The Big Short>其中幾幕,明明房貸違約率已經上升,但沽空的MBS(按揭抵押債券)價格不跌反升,主角打電話去罵投資銀行的開價、又去罵評級機構為何這些債券仍然是AAA評級。投資市場就是這樣,無論你理論/道理如何正確、邏輯無懈可擊、理由如何充份,市場先生才是最終裁判。
這不代表我們就要隨波逐流,完全依賴市場價格走勢作投資決策。有走勢而沒有對基本因素的了解是不踏實的,最終受恐懼支配賺不了大錢。
要爭取好回報其實要配合三大原素: 正確、信念、槓桿。投資者首先要追求「正確」,勤力分析、閱讀大量資料,關注投資目標的信息,這是投資的第一步。但我們已經知道「正確」不代表賺得大,我們還要有「信念」,敢投入敢持倉。像老散我信念不夠,做對了也沒用。然後就是「槓桿」,但不是指沒有風險意識的借錢或孖展來過10-20倍槓桿操作,而是透過具槓桿性質、Risk-reward不對稱的工具,例如CDS、期權,去爭取回報。
正確、信念、槓桿,其實還應該加上一點,就是「風險管理」。既然知道市場才是最終裁決者,市場一日未透過價格證明你是正確,就必須先假設自己是錯誤,不斷反覆檢討。作出足夠的分散(我們又不是Michael Burry不用沽注一擲的),留意工具的流通性。
這令我回想起<The Big Short>其中幾幕,明明房貸違約率已經上升,但沽空的MBS(按揭抵押債券)價格不跌反升,主角打電話去罵投資銀行的開價、又去罵評級機構為何這些債券仍然是AAA評級。投資市場就是這樣,無論你理論/道理如何正確、邏輯無懈可擊、理由如何充份,市場先生才是最終裁判。
這不代表我們就要隨波逐流,完全依賴市場價格走勢作投資決策。有走勢而沒有對基本因素的了解是不踏實的,最終受恐懼支配賺不了大錢。
要爭取好回報其實要配合三大原素: 正確、信念、槓桿。投資者首先要追求「正確」,勤力分析、閱讀大量資料,關注投資目標的信息,這是投資的第一步。但我們已經知道「正確」不代表賺得大,我們還要有「信念」,敢投入敢持倉。像老散我信念不夠,做對了也沒用。然後就是「槓桿」,但不是指沒有風險意識的借錢或孖展來過10-20倍槓桿操作,而是透過具槓桿性質、Risk-reward不對稱的工具,例如CDS、期權,去爭取回報。
正確、信念、槓桿,其實還應該加上一點,就是「風險管理」。既然知道市場才是最終裁決者,市場一日未透過價格證明你是正確,就必須先假設自己是錯誤,不斷反覆檢討。作出足夠的分散(我們又不是Michael Burry不用沽注一擲的),留意工具的流通性。
2016年5月7日 星期六
雜談最近的一些投資想法(更新)
3月、4月組合的表現充份顯示組合冒險不足,大幅落後於大市。由於認為往後發展不應太過悲觀,所以了解到這個弱點後就要有所改善,股市下跌便提供了機會。
增持股票
才過了4個交易日,恒指已經跌了4.54%,組合反而增加了長倉,並且在選股上買入Beta較高的Priceline及將奇虎換馬至Anheuser-Buach。目前仍在思考新興市場有那些股票值得吸納。
組合的選股上,仍然維持我對世界的看法「科技進步,世界愈來愈產能過剩,大部份公司及產品都會商品化,所以必須要買具競爭優勢的公司(巴菲特所講的經濟護城河)」,而我自己則集中在1) 與人類體驗相關,及2)資產型這兩類股份。
增持股票
才過了4個交易日,恒指已經跌了4.54%,組合反而增加了長倉,並且在選股上買入Beta較高的Priceline及將奇虎換馬至Anheuser-Buach。目前仍在思考新興市場有那些股票值得吸納。
組合的選股上,仍然維持我對世界的看法「科技進步,世界愈來愈產能過剩,大部份公司及產品都會商品化,所以必須要買具競爭優勢的公司(巴菲特所講的經濟護城河)」,而我自己則集中在1) 與人類體驗相關,及2)資產型這兩類股份。
宏觀上,我對中國及新興市場並非太悲觀。人民幣已經穩定下來,雖然兌美元並未有回落,但因為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包括歐元及日圓下跌(巴西及俄國貨幣兌美元YTD更升了10%),中國的出口應有所改善。油價亦隨美元下跌而回穩。如果人民幣進一步穩定下來,中國什至有機會減息及推出深港通。
當然,這並不代表大牛市將至,事實上我並不相信會再有一個雞犬皆升的大升市。但我認為,具競爭優勢而且管理層優越的公司,會繼續為股東創造價值,而價值又會帶動價格。對我來說,這樣懶洋洋的投資方法,比每天與市場鬥智,期望市場錯價的零和遊戲更適合我。
加息
原本以為美國加息(或稱利率正常化)可以慢慢修正現時扭曲的資產回報。這個看法暫時是錯誤的,不論優質國債還是企債都未有調整下來。超低息令資金湧向沒有回報的項目,保存了沒有競爭力的殭屍企業,惡化了產能過剩的問題。
Long 波動性
市場半生不死,如上面所說不能大升,亦不似大跌。是故,投資者使用衍生工具明顯增加,除了市場多了期權書籍,多了財演談使用期權,還可見牛熊證數量增加。由於沒有波幅,所以要借助衍生工具的槓桿作用爭取回報。搵機會買些遠期期權(不論對沖還是代替正股)可能比收期權金明智。
談期權股
組合中持有一類股份,它們可能暫時沒有盈利而且可能仍在大量投資階段,不是一勝便是九敗,我稱為期權股。當中包括Tesla, 京東, Under Armour。投資方式是放埋一邊唔理作超長線投資,一係得唔係就忽得。最近重新審視一下,發覺全部帳面輸錢。「救倉」策略(Short option, Long Call 或Long Call spread以降平均成本)可能要配合這類期權股使用。
加息
原本以為美國加息(或稱利率正常化)可以慢慢修正現時扭曲的資產回報。這個看法暫時是錯誤的,不論優質國債還是企債都未有調整下來。超低息令資金湧向沒有回報的項目,保存了沒有競爭力的殭屍企業,惡化了產能過剩的問題。
Long 波動性
市場半生不死,如上面所說不能大升,亦不似大跌。是故,投資者使用衍生工具明顯增加,除了市場多了期權書籍,多了財演談使用期權,還可見牛熊證數量增加。由於沒有波幅,所以要借助衍生工具的槓桿作用爭取回報。搵機會買些遠期期權(不論對沖還是代替正股)可能比收期權金明智。
談期權股
組合中持有一類股份,它們可能暫時沒有盈利而且可能仍在大量投資階段,不是一勝便是九敗,我稱為期權股。當中包括Tesla, 京東, Under Armour。投資方式是放埋一邊唔理作超長線投資,一係得唔係就忽得。最近重新審視一下,發覺全部帳面輸錢。「救倉」策略(Short option, Long Call 或Long Call spread以降平均成本)可能要配合這類期權股使用。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