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6日 星期四

投資最重要就是持久力

看到黃國英一篇有趣的文章

美股當旺,人所共知,標普指數過去五年(連股息再投資)總回報,年均17.9%。看似順理成章,去年坐美股者年賺幾成,難以想像一年之前,何解人多不願加入行列,對股市耍手擰頭?只要「回帶」到二○一三年初,參照同一數據時,便會明白:二○一二年底起計,五年來同一指數,年均回報1.7%。當時人們看着這條數,心底話會是:「年年坐過山車,圍埋得釐幾,買(三十年國庫)債都執佢三釐啦!」反應是棄股投債。僅隔一年,五年累積回報,數字相去十倍,心水清者一想便知,兩者之別是後者包括2008年的暴跌,前者非但沒有,二○一三年還是大豐年,一來一回相去甚遠。.....


跨資產界別的比較,問題一樣,而且並非加長比較的時間,便可得出準確結論。如比較過去廿年,美股(以標普指數為代表)、美債(以巴克萊美國國庫長債指數為代表)的表現,時框拉至這麼長,金融海嘯年僅為二十份之一,應該不會扭曲,可得出肯定的結論了吧!
結果是只看二○一二、二○一三兩年的數據,已經互相牴觸:二○一二年底起計廿年,美股年均8.2%,美債8.5%,債竟優於股;二○一三年同一比較,美股年均9.2%,美債6.9%,股又優於債。又一佐證,為何以歷史數據「做足功課」,反會不幸跌入「倒後鏡」陷阱,誤以為美債穩彈兼回報高,魚貫入場掃貨;二○一三年,正好撞上多年未見的美債大挫(跌近17%),美股創新高,股才重新跑贏債,回復以往正常的情況。
累積回報的數字,起、終點相當重要,若用前泡沫高位,如科網二○○○年高點起計,所得結論必是「股票迷失N年」。用二○○八年次按風暴作結,效果亦同。同理,以2003年為起點,去計算香港的資產回報,必比用一九九七年起計,更具「黃金N年」之感。」

原來,不同的時段去比較,不同資產的投資回報相去甚遠。但對筆者而言,還有另一個得著,「投資期一定要夠遠,投資者一定要夠長線」。以股票為例,資產價格一定有波幅,以高位對比低位,回報一定極差,但只要你夠能耐,可以繼續坐,股票一定能夠翻身。正如美股,你坐多2013年一年,回報已差天共地。不要誤以為波動就是風險高,沒有耐性或能耐去坐遠,才是投資股票真正風險所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