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5日 星期四

賣了深圳層樓

三年多前,是老散我第一次置業,當時和友人夾份在福田買入了一個小型單位(只有一房一廳),原因不外乎自己當時那丁點積蓄買不起香港樓,而且當時中國開始減息,有感香港因為低息物業價格上升,所以覺得中國物業有上升空間。想當時未計雜項開支,租金回報率亦只有3厘左右,但按息近4厘,靠計數的投資者未必會買。

放售幾個月,終於在上個月售出了,槓桿後的回報略勝同期自己買股票。自己過份保守,買樓理念是認為自己都會想住,所以在近香港的福田置業,其實同期買南山、龍華,升幅更為驚人,南山升了一倍(未計槓桿),龍華更達兩倍(未計槓桿)。得出結論: 價格,並不會無緣無故變動,一切在於一個字「新」。南山有前海,龍華有高鐵,有新變化、新發展價格才會變動,與股票價格變動同理。

對於房地產,我更加審慎,但我驚訝投資者雖然認為樓價高,但對風險不以為然。我認為港樓這輪牛市,並不全然是因為什麼土地不足、工資物料物價上升、國內人炒貴,最重要最重要其實是聯儲局QE,錢太多才是主因。既然QE樓價升,那縮表樓價自然要跌。

湯文亮最近一篇文章有點道理的,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約4.5T ,縮表每季加100億,明年第四季就是每個月縮少500億美元,超過總資產1%,「如果叫一個已經問銀行借了錢的人,每月還總欠債1%,我相信他會非常吃力。」

錢的收縮速度如此快,我不信房地產價格沒有壓力。或曰,歐日仍在量寛,可以抵消聯儲局縮表! 之前已說過,美元霸權下聯儲局是世界央行、央行中的央行,世界流通的是美元,聯儲局一收,全世界的貨幣供應都會減少。

昨晚難得放假開電視,驚見中文教授Ben Sir有節目教人買樓,仲要介紹買日本樓、泰國樓,沒想到港人買樓之心竟如此旺盛。這個節目確是教我有點不安。

深圳樓套現這筆錢,我留著,買騰訊可能比買樓穩陣。

Facebook Page 宏觀交易日誌

10 則留言:

  1. 原來散户兄持有深圳樓,近幾年真係食正條水👍

    “教中文的教授Ben Sir”
    高登仔成日話佢扮野兼流流地,anyway,我估佢講地産應該更加流XD

    回覆刪除
    回覆
    1. 所以都算係好運架,記得當年買日本樓大行其道,朋友因為已經有日本樓唔肯再買,所以咪夾錢去深圳,可惜都係唔夠醒買左福田。

      的確係流流地 XD

      刪除
  2. 我尋日難得睇電視,都嚇一嚇。想像到幾年後睇番今日,呢個節目應該會係今日香港人不理性地認為樓市會無止境上升嘅其中一個徵狀。

    回覆刪除
    回覆
    1. 無錯,過去有少年股神,如今又有教授樓神,真係要小心。

      刪除
  3. Blog界紙上談兵的很多,動真格的.....
    欣賞你!關於深圳地產,我持有深圳控股,原因不外乎是有持續派息紀錄,深圳始終是一線城市,地皮價格有價有市吧。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多謝欣賞。深圳GDP都就快超過香港了,樓價超過香港也不出奇。不過我預期利息趨升(事實上深圳按揭早幾個月都加左息),賣深圳樓其實也是自己減債的舉動。

      刪除
  4. 一個3%收益率都無既房產等於一筆PE至少33倍既投資, 仲要加埋借錢

    奇怪既係用同樣既形式投資債券, 好多人都覺得風險極高, 但買樓就冇咩野

    回覆刪除
  5. wow, 南山幾年升一倍? 好crazy!

    不過, 內地, 無論社會或人, 真的改變得很快. 好像我住的杜拜, 接觸的內地人, 出生相差5年 (例如80後尾與90後頭), 思想或生活方式, 已可以完全不同.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對。世界和中國都變得很快,香港自稱國際城市,但港人習慣去沒有變化的日本、泰國旅行,沒有多少個能感受到世界變化。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