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10月股災檢討

本地傳媒只聚焦貿易戰,沒有多少提及新興市場其實也跌得非常慘,今年一路高歌猛進的印度,一個月就把升幅蒸發,可見美元量寛後收縮對新興市場影響何其嚴重。或許美國多次加息,及QT後,已經進入inflection Point,影響開始浮現。

中港股市在6月人民幣貶值下開始加速下跌,而十月跌勢加劇則是由於美國副總統彭斯的充滿敵意的Speech所觸發。美中已經不只是貿易戰,有機會是更長期的「冷戰」(即不只是貿易上的對抗,還可能延伸至貨幣、太空軍備、科技、地緣(南海、朝鮮及一帶一路)。難怪中國股市的跌幅遠遠大於貿易戰金額的影響。

但與美蘇冷戰不同,中美經貿關係緊密,我不認為美國會想中國如蘇聯一樣崩潰,最好是如日本和歐洲一樣,使中國不謀求稱霸,只注重在國家經濟的影響力(而非軍事影響力)。如果中國不接受,則繼續在貿易上,及下一步科技上向中國施壓,所以今次質變是長期的,或者會如恐襲一樣,常態化。

現在檢討一下操作:
1) 長短倉不匹配
我進行的短倉主要有幾個目的,1) 融資-例如東利多、中電、TOL、恒地等,2) 對沖-例如以Swatch 對沖國旅,CTRP 對沖騰訊、阿里,3) 獲利- 例如碧桂園

如果看Net exposure 確是很低,但由於作為融資性的短倉比重較多,而波幅(Beta)遠低於長倉,這個低Net exposure並不能正確顯示組合面對的真正風險。

以後應該將長倉及短倉分開看待,短倉要力求絶對回報,而不是作為長倉的附屬。

2) 給予自己太多彈性
在十月前,已經不少持股跌穿200天線,但自己恃住組合YTD有Mid-teen的回報給予自己持股空間,不夠果斷。不過這個亦和自己的看法有關(樂觀派),沒有及時看出質變。幸好可以以組合的警戒線改善。

關鍵在於平衡(Balance risk asset allocation),我自認無知及沒有預知能力,所以不會一股不留。主張宏觀資產配置就是為了應對這種情況,組合既有短倉、債券及現金面對Downside risk,亦有全球不同地方的股票面對upside risk。所謂至人而不至於人,保持選擇性就是反脆弱的最佳工具。

4 則留言:

  1. 查實一股不留同預知能力無任何關係,純粹係出於避險。同埋人生也不需要一定每段時間都持有股票,就算大市回升,全倉持有現金也無妨,人家賺錢是人家本事。
    我強積金目前仍100%美股,所以總的來說,我並非真的全部一股不留。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不過我隨時睇錯市,畢竟我只是微散一個。

      刪除
    2. 只是最近看到一個牙醫自稱世界按其劇本運作,有感而發。

      刪除
    3. 生果日報今晚刊登了Dr Ng 的文章,話睇恆指跌到4位數,真瘋狂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