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組合最後一月份埋單跌4.7%(最惡劣時曾跌8.9%)*。是什麼原因組合的表現稍勝S&P500指數? 我做了些統計:
首五大長倉股份 本月表現
Facebook(佔15.2%) +7.2%
領展(佔11.0%) -4.4%
港鐵(佔8.7%) -8.6%
騰訊(佔7.2%) -5.0%
Amazon(佔6.8%) -13.2%
5隻股份共佔48.9%,而平均回報-4.8%(原諒我懶計Weighted return)。日圓長倉、歐元淡倉及美債長倉,大概亦為組合貢獻合共2%的回報。Apple及IBM的淡倉,亦為組合帶來了跌市中的保護。
組合一度買入大量日圓對沖股票組合,但隨著股票市場回穩(主要是歐股及美股),組合開始減持日圓,最後一注亦在日本央行減息進入負利率當日沽出,總結日圓倉位提供了0.5%回報。
相反,組合首次買入了英鎊及加元,這是有感市場情緒回穩。倉位不及日圓及歐元大,但目前亦有微利。
集中優質企業的價值投資法再一次幫助筆者。Facebook公布業績後再創新高,想當初買入Facebook時,公司EPS不到1美元,市盈率高達50倍,但今年預測EPS已達3美元,比較當初買入價市盈率只有17倍。這就是為什麼要買入優質企業(極深的經濟護城河及卓越的管理層)的原因。
環球資產其實是偏貴的。引用舊文低回報率投資新常態:
「美國十年國債利率只有1.9厘,仲已經算係高(德債是差不多或已經是零息),優質的企業如Nestle, Anheuser-Busch,成20幾倍PE,講緊盈利增長只有個位數,股息率只有2.3-2.9厘。樓就更加唔使講,港樓租金收益率只有2-3厘。」
雖然歐、日、中進入負利率或QE,但我認為真正決定資金成本(即利率)的只有聯儲局。而且,我會覺得利率仍然會慢慢上升。過去零息政策令所有資產回報率下降(現金流回報,非指價格回報(Capital Gain)),擁有穩定現金流的資產(樓、債、穩定程度近乎債的公司股份)確是存有泡沬,這情況是有機會逆轉過來。投資者需要「使出」渾身解數才能爭取好回報。
-----------------------------------------------------------------------------------------------------------------------
*組合回報的計算方法是按每單位NAV計算,以免資金進出影響回報計算。
參考
環球主要指數及資產這個月的變動:
現貨金 +5.38%
10年美國國債 +3.11%
美匯指數 +0.99%
3個月歐洲美元 +0.42%
歐元 -0.29%
日圓 -0.76%
離岸人民幣 -3.34%
紐約期油 -11.92%
環球主要股票指數這個月的變動
S&P500 -5.07%
日經 -7.96%
Dax -8.80%
恒指 -10.18%
上證 -22.6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