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3日 星期一

笑談 iBond

一年一度的 iBond又到,仿間仍然有好多似是而非的分析,拿 iBond與其他收息工具例如人民幣定存、高息股等比較。iBond必賺源於息率高於折現率,但以Par Value 發行,所以存在錯價,而iBond只宜在上市當日沽出,除非看通縮,否則不應長渣(通脹掛勾,即持有至到期Real return 係零)。

今年 iBond 記者會發生了一個搞笑的場面。金管局助理總裁(金融基建)李建英重覆多年的說法,表示發行 iBond是希望活化本地的零售債券市場,但當場被記者反問,每人中得一兩手,點活化市場? 頓時語塞,只表示未有加大規模,是希望預留空間予其他種類債券發展。

香港的債券市場一直落後,我這種投資散戶,未聞朋友投資債券(當然除了 iBond ),對於我買美國國債、德銀債還感到驚訝,「點買架?」。香港自負國際金融市場,即使大陸,零售投資者已可買多款債券、內銀優先股、永續債。但在香港,債券就變成只有私銀級的投資者才能接觸的奢侈品。 

三年到期的 iBond,代表流通規模只有300億(三隻未到期加埋),港股現時頹極日均成交都500億。年期短,代表價格沒有波幅,如何吸引投資者/投機者? 作為資產配置者,我就寧選美國長債,似乎比iBond 更有效對沖股票風險。

我明白, iBond 有助市民紓緩通脹之苦的意義,但又回到老問題,一兩萬其實又幫到幾多。都發行了六年,是否應該檢討一下規模及年期。


12 則留言:

  1. 香港債券市場根本普通市民難接觸,如一般公司債要15-20萬美金為一個單位點。
    港政府好多時講就好好聽,實質系冇做野。
    就好似人民幣除消左對換上限,但在銀行間一般都限制2萬人民幣存取服務,這樣如何做大人民幣資金池

    回覆刪除
    回覆
    1. Lam兄一言驚醒, 想起年前去某英資銀行換人民幣,對方多多都換,但取出竟有兩萬上限。嬲嬲地去找換店換錢了事,快靚正。從此一去無回頭,寧願幫襯找換店。

      刪除
    2. 你意思是找換店沒有取出上限?

      刪除
    3. 作為一個窮散戶,我拎4-5萬無問題

      刪除
  2. 真心請教, 可否多講:
    息率高於折現率,但以Par Value 發行
    即是?

    回覆刪除
    回覆
    1. 債券的價格可以現金流折現計算,如果息率>折現率,合理的債價應較Par value 有Premium。

      刪除
    2. 同評級既3年期外匯基金債券大約做緊0.8%, ibond保證1%年息,所以一定係at premium
      再講應該唔會派得1%咁低, 如假設維持2%, 都值103.5左右

      刪除
    3. 所以, 如果以外匯基金票據的Yield curve 做DCF的discount rate, 即使ibond只有1%息,仍然是trade premium

      刪除
  3. 香港本身算是很發達的城市, 但政府很多政策經常不能跟上年代. 此是其中一例.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最大問題是心態問題. 官員全部都係'少做少錯'的心態, 到有問題時才想辨法解決. 完全沒有initiative去令香港變好, 個個都係拎人工等退休.

      刪除
    2. 無辦法, 做唔到野都不用向市民問責, 不如唔做唔錯。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