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全年,投資組合上升22.06%,跑贏恒指全年2.86%的表現。表現優於一眾名牌基金經理。
2012年年底曾寫道「業餘的投資者在股票戰爭中,一定要建立資訊以外的競爭優勢(哦?經濟護城河?)。
其一,為避免資訊不對稱及可投入時間不多,我其中一個策略會是減少股份數量,只集中研究追蹤自己理解的股份。
其二,要從心態上及策略上處於機構投資者的上方。機構投資者對比散戶面對更多限制,包括來自投資者的壓力、流動性、持股上限規定、持股種類及不允許槓桿(一般基金非指對沖基金)。與機構投資者相反,我可以無壓力地持有任何股票並且集中持有,持有現金等待機會而不會受指責,最重要是可以運用槓桿提高回報。
我希望減少炒出炒入,讓投資組合更穩定,就當2013年是一個試驗。」
減少炒出炒入是做到了,全年組合周轉率降至1.1x (當然,這亦與投資組合今年大幅升值有關)。
就從組合十大持股變化說起。
2013年底組合首十大持股:
新奧 24.5% (71.64%)
領匯 8% (1.12%)
深控 7.5% (-1.39%)
中生製藥5.3% (67.84%)
友邦5.0% (30%)
旺旺4.8% (7%)
金鷹4.4% (-45.32%)
DXJ 4.2%
嘉里物流 3.5%
龍湖地產3.5% (-27.27%)
合共: 70.7%
現金18.8%
2012年底組合首十大持股:
新奧11.7%
ibond 7.3%
騰訊 5.8%
中信證券 4.5%
領匯 4.5%
金鷹 4.4%
威高 3.5%
中生製藥 3.4%
港交所 3.0%
中銀香港 2.8%
合共 50.8%
現金23.1%
首大持股比去年更集中,顯示落實了集中持股的策略。新奧今年升71%,是組合的主力,因此佔比急升。組合其中一個TURNING POINT是年中全數沽出iBOND,將資金換馬至其他高增長股份。領匯(1.12%)是2012年底已減持。騰訊在360元時沽出,這個決策事後被證實是錯誤,可能是受領匯前車可鑑,有想像空間的股票是不應太易減持。
中信證券在上半年已沽清,最近發現公司股價又重上高位,不過我是不喜歡中國國企股份,所以無異議。幸運地沽出了欠佳的港交所及中銀香港。威高(36.73%)在守至回升後亦沽出了。
2013年較為大的POSITION是買入深控(這家派息多的平價內房股,但公司表現一般。同屬內房股的龍湖在下半年獲得組合增持,唯增持後,股價直線下跌。
今年功臣還有友邦,該股今年初才開始建倉,並在年中增持至主要持股。中生製藥則是一直持有,其股價急升後,佔比上升。
組合還買有了嘉里物流,這是一家穩建的公司,應該還有一定上升空間。
最後,組合開始了投資外國,初次的對像DXJ一隻日股的ETF,唯目前表現一般。(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